內外滿洲之旅(十一)李氏朝鮮

DSCN9232.JPG
昌慶宮

七月五日(二)漢陽城

開始參觀李氏朝鮮的宮室。慶熙宮,又稱西門內宮闕、西闕。十六世紀末壬辰倭亂發生,豐臣秀吉入侵朝鮮,朝鮮王朝正宮景福宮、離宮昌德宮昌慶宮焚毀,倭亂結束後光海君興建慶熙宮並重建昌德宮,兩宮以地理位置號西闕及東闕,代替了景福宮。慶熙宮一八二九年焚毀,兩年後重建,日治時期拆毀,改建京城中學(今漢城高等中學),一九八七年中學遷離,原址按舊照片和《西闕圖案》重建一小部分,已經不復舊觀。雖然,慶熙宮猶稱朝鮮時代五大宮殿,又毗鄰漢城歷史博物館,仍有少許旅行團順道來訪。漢城歷史博物館二OO二年開幕,闡述漢城千年流變,很有趣味,值得參觀,可惜相機和我均已精疲力盡,未能將博物館精華攝下。

繼昨日在水原市對滿街食肆韓文餐牌惆悵,今晚又遇同一晚餐問題,但飢餓已甚,便不多揀擇,見到一間有英文字的便走入去,原來是日本麵店,隨便點個日本冷麵,驚為佳餚,似乎不曾在香港食過如此美味的冷麵。

七月六日(三)鐘路區

有位知己鍾情戲劇,包括韓劇,知我來韓,着我到北村韓屋村一遊。由於行程緊逼,只能早點出門,在宮殿開門前抽一小時左右遊覽,而一小時僅夠按圖索驥,跟旅客中心小冊子地圖的「北村八景」匆匆走遍。晨早流流來到北村,大部分店舖仍未開門,只有少數看似住在北村旅舍的遊人散步。北村位處景福宮與昌德宮之間,是兩班貴族聚居地。「兩班」在高麗時期已經形成,分文武(東西/龍虎)兩班,主要用於功臣,只有兩班子弟能參加正統科舉並位列首三品官銜,設蔭桓(世襲)制。如此說來北村有點似老北京的衚衕。

昌德宮位於「法宮」景福宮東,故稱「東宮」。壬辰倭亂中宮殿悉數焚毀,亂後景福宮荒廢二百七十年,昌德宮則重建而成為法宮,經營最善,俛仰之間,《大長今》的場景活現眼前。昌德宮佔地頗廣,為免漫無目的,恰好碰上館方安排的普通話導賞團,便挨上中國遊客堆一齊聽。身穿韓服的導遊表情看似不甚耐煩,未知是否因看見有些遊客心不在焉,沒好好聽書,幸好一位臺灣女遊客踴躍發問,為講華語者爭一口氣(誤),儘管她有點問題實在問得奇怪。導遊「因材施教」,特將昌德宮與瀋陽故宮比較,說兩者均處偏寒地區,故殿閣基座常設灶,灶內搭起柴火,黑煙由地下管道導向煙囪排走,而煙囪往往有裝飾,使與樓閣融洽,兼顧美觀實用。想到旅程將近尾聲,由瀋陽北上西奔東迴復南向漢城,真不簡單,嘿嘿。更令我沾沾自喜者,是我猜中昌德宮「大造殿」的用途。導遊問「大造殿」所造者何,大陸團友一氣亂估,豈不知子曰死生亦大矣,大造莫若造人啦!中國北京故宮交泰殿也有同樣暗喻。中式王家建築布局拘謹,稍欠生氣,乃於昌德宮後山建造園林,為朝鮮王宮中僅見者,故列聯合國世界遺產。昌德宮花園行程為時約一個半小時,須隨團遊覽。園中有幾株桑樹和幾塊農田,用示朝廷鼓勵農桑之意,男耕女織,導遊說朝鮮王室每年都會作狀做點農事,與現代官員植樹奠基儀式類似。

dscn9147
昌德宮後苑

出花園後再在昌德宮行幾圈,午一點後才出宮。相較昌德宮的人聲鼎沸,一牆之隔的昌慶宮便顯得冷冷清清,而我既然買得宮殿聯票,必會兼遊,還特地預約第三場步行導賞團-昌慶宮路綫。導賞團兩點鐘便開始,所以我只及到昌慶宮對面的醫院咖啡廳吃個簡便午餐。兩點鐘與導遊會合,今日我又是唯一團友。

昌慶宮與昌德宮本為一體,因此於壬辰倭亂時同遭火劫。日治時期,日本人將兩宮劃開,昌慶宮降格為昌慶園,大量宮殿拆毀,闢作動植物公園,所以至今還能看到溫室和花圃等。直至一九八七年,當局才陸續恢復昌慶宮部分樓閣,但與慶熙宮一樣,已經不復舊覩。導遊是個中年婦人,形容娟好,莫非韓國化妝品之功?但是她言談間對日本統治朝鮮期間所作所為深惡痛絕,愛國主義比之前遇過更年長的導遊更強,或許純係地方所致?其他更老的昌慶宮導遊會否益甚咬牙切齒?導遊慨歎歷史不公平,日本挑起戰爭,荼毒生靈,戰後仍可保全國體而迅速恢復;朝鮮反而一分為二,無數家庭被三八綫分隔。我只輕輕說句歷史從來不曾公平,同時為中國「抗美援朝」致朝鮮分裂至今感到汗顏。

dscn9285
昌慶宮溫室

由於只得我一個團友,導賞團提早完成,我告訴導遊將前往附近的宗廟,她很友善地帶我走到宗廟大門才離去。宗廟即中國的太廟或奉先殿,祀奉朝鮮王朝歷代君后,氣氛莊嚴,連日本人也未敢動其分毫,故此必須隨團方可入內,時間關係,選了午四點的英文團。乘空檔到附近商場買了一碟韓國辣炒年糕,自討「辣」吃。

dscn9311
宗廟

宗廟一切制式與中國無異,朝鮮太祖定都漢陽即營建景福宮和宗廟,宗廟在景福宮東,符合中國「左祖右社」原則。朝鮮王朝有廿七代國王,因此供奉靈位的齋室共十九間一字排開,風景特殊,而建築毫無多餘裝飾,較宮殿更顯肅穆。另有永寧殿與功臣堂安放更多牌位。令人驚嘆者,朝鮮王朝雖於一九一O年已壽終正寢,宗廟大祭自一九七一年復辦以來至今不輟,一年五度,於春夏秋冬及陰曆臘月舉行,列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東亞三國,日本仍有王室,韓國仍祭祀前朝,中國則略無半點王朝風采。

dscn9356
雲峴宮及東國洋館

宗廟和雲峴宮大概相隔兩個地鐵站距離,前述漢城地鐵通道曲折,故寧可在地面步行。雲峴宮並非朝鮮王宮,而是王族宅第。雲峴宮的地位全由朝鮮高宗一家的故事。朝鮮尾二的一位國王高宗生於雲峴宮,十二歲繼位,由興宣大院君(「大院君」即國王之生父)攝政,大院君從雲峴宮繞過各級官僚發號施令,推行眾多改革政策。另外廣為人知的明成王后亦係在雲峴宮與高宗成婚(嘉禮),明成王后的故事在景福宮一節將述。擴建後的雲峴宮規模一度與王宮相當,惟經日本佔領與韓戰,雲峴宮大部分建築已不存,今存的老安堂、老樂堂、二老堂等樓閣有蠟像器具陳列,重現當年大院君家庭生活,褪下君王氣象,倒像一所別苑。另有店舖租借韓服,遊客可以更衣拍照。從雲峴宮舉目即可見牆外的巴洛克建築「東國洋館」。洋館昔日亦屬雲峴宮,今作德成女子大學校園。

是日星期三,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延至晚九點才閉館,遂把握時間前往。一九O九年朝鮮末代國王純宗創立該國首間現代博物館-「帝室博物館」(當時朝鮮已改國號大韓帝國)。該館輾轉落戶昌慶宮、德壽宮,如今座落市南龍山家族公園區。新館址十分龐大,即使不看任何展品,單單走遍各層也要一小時。至於館藏涵蓋舊石器時期至二十世紀初文物,計廿二萬餘件,而我當日只得兩小時多參觀,實在杯水車薪,唯有揀擇點看。網上資料說國立博物館入場人數於世界名列前茅,但當晚人跡疏落,展廳更顯偌大,彷彿全館只為我一人開放,看得十分寫意。當日博物館特備展覽陳列阿富汗古文物,皆希臘式,足證亞歷山大大帝的馬其頓帝國曾經奄有中亞。晚九點,館員送客,我很不情願離場,拖着疲憊身軀返回弘大橙。順帶一提,國立中央博物館旁有韓國漢字博物館。我們愛嘲笑韓國人將端午節據為己有,可是人家對傳統的愛惜是很值得華人借鏡的。

dscn9418
國立中央博物館外夜景

行政總裁網誌

dscn8070
太陽每天五時在蒲甘古城升起

太陽每天六時在床前升起

今天早上白田筆談開工前,我按慣例到床前觀看街景,見到久違了的前屋簷寄宿者、鳥綱雀形目的燕子。我向燕子說我的床前每天早上六時都會升起太陽,歡迎牠來看日出。

2015年1月18日我接受白田筆談採訪說:「我時時在公司挑戰我的同事,問他們有無想過有天早上醒來,太陽升不起⋯⋯」(原文已軼)。2016年9月12日我在白田筆談撰文說: 「試想像某天一覺醒來,那象徵着太陽系中心的太陽升不起來了。我們真的死了。」(原文已軼)

2017年1月10日

白田筆談行政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