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滿洲之旅(十二)王國・帝國・民國

DSCN9653.JPG
景福宮勤政殿

七月七日(四)中區

漢城之旅踏入第四日兼最後一日,行程依然緊湊。晨九點恭候南大門開門。南大門,正式稱謂崇禮門,朝鮮太祖營建漢陽都城時肇造,時維一三九八年。古人崇尚座北向南,南門通常是一城之正門,一如老北京內城之正陽門(前門),地位顯赫,譽為韓國天字第一號國寶。日治時期,大量城牆拆毀改建馬路,南大門被車水馬龍的道路重重圍住。二OO八年有狂徒乘醉焚毀南大門,舉國震驚。幸好城樓圖則尚存,當局得以歷時五年重建,基於保安理由,如今門樓不復開放矣。

dscn9429
南大門崇禮門

沿世宗大道行往德壽宮。德壽宮前身慶運宮本非王宮,因壬辰倭亂時景福宮昌德宮等全毀,充作行宮,逃難的宣祖返京後便居於此,繼位的光海君亦住了七年,直至昌德宮重建完成。一八九七年高宗再度遷居慶運宮,並以西式建築擴張。其後高宗被迫退位於純宗後續居於此,慶運宮改稱德壽宮,一如清乾隆帝遜位後居寧壽宮。

德壽宮的中式建築無甚特別,規模遠遜景福宮昌德宮,反而宮內西式廳堂石造殿更值得看。到石造殿前才知道外國人參觀須事先預約,正失望而回,到出口處遇見普通話導遊,我又成了唯一團員。她告訴我可以即場預約參觀石造殿,更代為安排十一點的團,令我感激莫名。然後她與我再遊一遍德壽宮的中式殿閣,來到一座「浚眀殿」前,她笑瞇瞇請我讀出殿名,我說「浚明殿」,她笑嘻嘻叫我留意中間是「眀」字不是「明」字啊。咳唔,很抱歉,我徐徐拿出大學學生證,校徽寫着「眀德格物」。她被我反將一軍,恍然大悟,我順道告訴她「眀」字的典故,聽得她如沐春風,更借取我的學生證拍照留念。嘿嘿!

dscn9526
德壽宮石造殿

一八九五年日清戰爭,清朝失去朝鮮藩屬。一八九七年,朝鮮高宗稱帝,改元「光武」,改國號「大韓帝國」。一九OO年(光武四年),高宗始建石造殿,採歐洲新古典主義式,飾以希臘艾安尼柱,室內採洛可可裝飾風格。高宗原擬在石造殿接見外國使臣,惜沒等到石造殿竣工,他便被日本人脅迫讓位。石造殿於一九O九年(隆熙三年)建成,翌年日本正式併吞大韓帝國,朝鮮王朝結束。一九一九年初,一直被日本人軟禁的高宗暴亡,由於死狀可怖,加上高宗生前同情韓國獨立,故朝鮮人斷定是日人毒殺,於是趁三月高宗國葬示威,宣布《獨立宣言書》,是為「三一運動」,全國近二百萬人參與其中,惟日本派兵血腥鎮壓,殺死近八千人,運動夭折。運動失敗後大量獨立人士流亡海外,最著一支即在中國上海成立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一九四五年韓國光復,美蘇共同委員會在德壽宮商討朝鮮半島安排,談判結果昭昭在目。重新開放的德壽宮石造殿一、二樓劃為「大韓帝國歷史博物館」,一樑一柱見證這個短暫帝國的十四年悲痛史。展館導覽團只設韓語導遊,外人須用耳機。食過午飯,漫步德壽宮石牆路,這條僅長九百米的羊腸小徑譽為韓國最美的街道,不少上班族和情侶乘午後來此散步。

dscn9538
德壽宮石牆路

舉凡中式都會多有一南北中軸,宮廟市廛列次左右,漢城中軸可謂世宗大道,北望北嶽山、景福宮和青瓦臺,南抵南大門,馬路中心有一金色世宗大王坐像。世宗大王是朝鮮王朝第四代君主,他創立朝鮮文字供平民使用,士大夫則繼續使用中文。韓文以拼音原則造字,於中日之間自成一語系,多少令韓國得以保持獨立而免遭中國同化,所以韓國人對之尊崇有加。近年韓國政府倡議在國境中部興建行政首都,亦擬訂名「世宗」市,以免北韓一旦發難攻擊靠近邊境的漢城。首爾廣場至光化門一段世宗大道是韓國人示威重地,例如舊年十二月上百萬人反對總統朴槿惠,最終這位朴正熙總統之女遭國會彈劾,黯然停職。回想起來最近幾位韓國總統都「衰收尾」。前任總統李明博任漢城市長時據說治績斐然,其中治理清溪川更是他的首本名作,在世宗大道可一睹其面貌,雖然經整治後人工雕琢太重,但總比作為舊時污水暗溝好,李明博憑此政績入主青瓦臺,自詡「CEO總統」,揚言治國如治企業,可是韓國似乎是間難管的企業。要認識大韓民國近現代史,諸如「漢江奇蹟」、「光州事件」等,不應錯過光化門外的韓國歷史博物館,我在館內逗留很短時間,大概知道歷任總統的先後吧。該博物館旁有一偌大辦公樓,門禁極嚴,見星條旗飄揚,又是美帝領事館也(見東歐畢業旅行系列波斯尼亞篇)。美帝領事館佔據漢城中樞,倒亦切合戰後國際政治格局, 一如美英法使館落戶德國柏林勃蘭登堡門之左右(見丹京遊學記柏林篇)。領事館門外有多幅標語要求美軍撤出韓國,且看杜林普總統夠不夠膽因韓國少交軍費而首肯。

dscn9643
光化門

朝鮮太祖定都漢陽,建造景福宮為法宮(正宮),因地理位置又稱「北闕」,正門光化門。景福宮雖係法宮,但真正使用的日子不長,十六世紀日本侵略朝鮮,各處宮殿於壬辰倭亂悉數焚毀,亂後王室改居昌德宮,景福宮於二百多年間成一片廢墟,一八六七年高宗父親興宣大院君有心中興朝鮮王朝,重建景福宮大部,翌年景福宮重新成為法宮。一九一O年日本吞併韓國,為磨滅朝鮮國族意識,開始大規模拆除景福宮等宮廷建築。一九二六年,日本吞併朝鮮已經十幾年,朝鮮統監府改組成朝鮮總督府,並移走光化門在景福宮正前方興建威風凜凜的總督府大樓,較臺灣總督府(今總統府)威勢猶甚。一九六八年朴正熙總統任內,當局重建新光化門,位置較原來偏離一點。一九九五年,金泳三總統任內,當局順從民意拆除象徵日本殖民統治的總督府。二OO六年韓國政府拆除新光化門,嚴格按照大院君重建式樣重建。二O一O年八月十五日(即韓國光復節)李明博總統主持重開光化門,這座門睽違八十四年後重見天日。

在景福宮前等候參加末場漢城免費導覽團,不意又碰到昨日昌慶宮的女導遊,不知是漢城世界真細小,抑或觀光局導遊就那麼幾個。今日的導遊是位老婆婆,名叫高月德,說得一口流利普通話,同團尚有幾位上海女遊客。高婆婆熱心解說,於宮中一磚一瓦,小至地上的拴馬樁,似乎都能說出故事,可惜我準備不足,不能進一步請教,而天氣酷熱,幾位上海貴婦更加提不起勁了。

導覽團在景福宮的乾清宮外結束。十九世紀末,日本明治維新,國力大增,威脅鄰邦,朝鮮政壇分親日反日兩派。一八九五年(乙未年)日清戰爭,日本浪人乘亂闖入乾清宮坤寧閣,殘殺主張聯俄抗日的高宗閔妃(即明成王后),史稱「乙未事件」,據高婆婆說,閔妃的家翁,即高宗父大院君一直不喜歡閔妃,所以故意疏忽宮廷防範,還使人向浪人暗示閔妃所在。此後日本軟禁高宗,掌控朝鮮朝政。上海人問高婆婆是何許人,原來她是朝鮮族人,生於中國長春,毋怪乎曉暢中韓文。或許出於同胞之情,比起朝鮮王朝王侯將相,上海貴婦對高婆婆的出身和經歷更感興趣。

景福宮東側及西側各有國立民俗博物館和國立古宮博物館。國立民俗博物館內人頭湧湧,大廳旅行團聚集,原因也不難明白-博物館免費參觀,展廳三間館藏四千件,陳列韓國人自遠古至今的漁獵耕讀紅白事物,將遊客放低一小時,導遊解說韓國習俗可以省回很多口氣。國立古宮博物館收藏逾四萬件朝鮮王朝文物,包括十四件國寶級文物,藏品涵蓋衣冠、文獻、書畫、禮樂器具,也有現代物事如朝鮮高宗坐過的轎車,目不暇給,遊人卻很少,鍾情韓國近古文化者不應錯過。我十分贊同當局將文物另闢新館貯藏,如此可避免過份改造宮廷的中式木建築,亦利於保存古蹟,反而北京故宮將文物都放在宮室內,則不甚可取。

歷史潮流浩浩盪盪,韓國國體自明清藩屬朝鮮王國,繼而短暫的大韓帝國,再而日本殖民政府朝鮮總督府,至統治朝鮮半島南部的大韓民國,將來會否變更在不可知,而時分流逝,最後一趟畢業旅行亦進入尾聲。乘地鐵回弘大橙旅舍拿回行李,途中經過弘大商區有熟食車(今香港稱「美食車」⋯⋯)賣蒸餃子,二十元便買到下圖四隻特大餃子連酸菜,既能適口,亦可果腹。似乎在漢城要食好東西不用踏破鐵鞋,隨便試試便有驚喜。

dscn9789
餃子

乘原路機場地鐵從弘益大學站直達仁川機場,剩下一點韓圜懶得兌回港幣,留來自用或讓予好友吧。夜十點半,航機延誤大半小時後起飛,未知是否又肇因於中國大陸空域管制。航班可以延誤,時間不會暫停。這趟末次畢業旅行結束後幾日,即將投入職場,往後或許幾十年的工作生涯,將是怎樣的旅程?

《內外滿洲之旅》到此為止,其他系列遊記陸續有來,請密切留意。

東歐畢業旅行(四)羅馬尼亞上

ro.png
(網圖)羅馬尼亞(România)旗

六月十二日(五)塞國-羅國

兩國過關程序彷彿對稱-塞國列車駛到口岸,塞國邊防人員上車收集護照,乘客轉乘羅國列車,羅國邊防人員上車派發護照。列車準時到達總站羅馬尼亞添鎮(Timișoara),但是羅國鐵路局網頁「說好的」往斯摽的班次卻不復有。連正式網站均不可作準,這或許就是落後國家資訊欠發達之弊。好在羅馬尼亞的火車站和巴士站職員粗通英語,告訴我今日內去不成斯摽了。想起來添鎮這座羅國第三大城可能也值得遊覽,例如最終促成羅國共產政權倒台的示威浪潮即從添鎮捲起,但是當時一心緊跟計劃,不願滯留,故便採取迂迴方式,花一整晚乘兩程火車先往巴素,則計劃可保大致不變。雖云羅馬尼亞是窮國,火車車費則毫不客氣,兩程火車共費二百幾港元,較塞國車費貴一大截。然後到適才兌換羅馬尼亞幣[1]的銀行,請職員代我通知斯摽旅館須順延一日入住,果然順利,倘若自己經訂房網站聯絡旅館反會費時失事。

六月十三日(六)巴素-斯摽

dscn8299
火車駛近巴素,窗外晨曦

接連兩日遊覽羅馬尼亞的外兆凡尼亞(Transilvania)三鎮-巴素(Brașov)、斯摽(Sibiu)和錫吉(Sighișoara)。羅馬尼亞由三部分組成,分別為外兆凡尼亞、靠近摩多瓦共和國的摩大維亞(Moldavia)與首都所在的華勒其亞(Wallachia)。「外兆凡尼亞」一詞源於拉丁文「Ultra silvam」,意謂「越過森林」,而德國人稱該區「Siebenbürgen」,源自中古日耳曼人在該區建立的七座城市。今外兆凡尼亞是指羅馬尼亞中西部毗鄰匈牙利、面積逾十萬平方公里的地區,佔羅國全境近半。該區曾為一獨立之外兆凡尼亞公國,其後先後受匈牙利、奧地利等國統治,受中歐文化影響甚深,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因奧匈帝國戰敗而割讓予羅國。

一般認為巴素(Brașov、德Kronstadt)城名源自突厥語,即「白水」,或謂附近河流水色,別名有王冠城(Corona/Kronstadt)和史太林城(Orașul Stalin)……這座中古城鎮保存尚好,其中黑教堂(Biserica Neagră)是巴爾幹地區最大的路德教堂,十五世紀建成,一六八九年奧地利與土耳其交戰,教堂起火,外牆熏黑,遂得今名。從地面近觀之固然震撼,而欲看其如何鶴立雞群於老城,則可花個羅幣十元乘吊車上山環眺。想起來吊車只花區區兩分鐘便到山頂,索費近港幣廿元,較挪威貝根纜車(見丹京遊學記斯堪地那維亞篇)猶貴,雖然,當地師生仍視之為不錯的學校郊遊去處。若嫌不值,也可效法當地人徒步上山。我在步行落山時碰到一對老夫婦,他們第一句問:「雙?」我想了一兩秒認為他們是用德文問風景美不美(「Schön?」),然後他們又轉回英文,我們寒暄了幾句。

dscn8470
巴素百事挑戰

施施而行,漸而中午,到麥當勞食開心樂園餐,純係貪便宜,那件玩具有點礙眼,懶得帶走。炎炎夏日,市中心廣場幾十人頂着太陽在藍色帳篷前排隊,是派米嗎?我亦發揮香港人好奇和愛排隊的本性湊過去看,原來正在舉行「百事可樂挑戰」。世人皆知可口可樂如「大台」,百事可樂如「二奶台」。百事可樂挑戰玩法是,參加者可試飲兩杯可樂,然後須分辨哪杯是可口可樂,哪杯是百事可樂。雖然我不是可樂迷,但是兩種可樂口味殊異,還是分辨得出的。為獲得紀念品,我昩着良心,舉起較甜較難飲那杯說:「這杯好飲些,一定是百事可樂!」正確無誤,我獲贈百事可樂鎖匙扣一件。怎麼不是送可樂呀?!最終我只得到兩杯可樂,但也不算太差,畢竟在徵收「肥人稅」的丹麥不曾飲過幾杯。

前往巴素的遊客一般也會去就近的吸血鬼城堡,但我早知城堡並非真身,便懶得去,況且我認為外國鬼故比諸中國鬼故甚至真實故事簡直是小兒科。寧願爭取時間遊覽外兆凡尼亞三鎮。以下故事可能有點噁心,可是來過羅國而未曾聽聞吸血鬼伯爵故事者則太稀奇。吸血鬼伯爵原型是十五世紀華勒其亞大公國君主弗拉德三世,當時鄂圖曼帝國正積極擴張(十五世紀末攻陷君士坦丁堡),人強馬壯,弗拉德認為作君子之戰必定戰敗,於是決定凶殘地殺死鄂圖曼的戰俘,具體方法類似中國傳說的檀香刑。據說一次鄂圖曼軍隊兵臨華勒其亞時被眼前恐怖景象驚呆-兩萬名戰俘各被一枝木樁從肛門插入至項背刺出,整個人仿如刺在燒烤叉上的香腸般,而由於木樁往往較鈍,不會刺穿臟腑,即是說受刑者要遭受漫長痛苦才會死去。弗拉德於是贏得Ţepeş(穿刺者)的「名號」。他雖然殘暴,但在羅國史上聲名不錯,或係因為抗擊土耳其有功。

斯摽(Sibiu、德Hermannstadt)曾為外兆凡尼亞公國首府,亦羅馬尼亞文教重鎮。二OO四年斯摽舊城列聯合國世界遺產,二OO七年斯摽與盧森堡同獲選歐洲文化之都,聲名大噪。斯摽舊城分上下兩部,上城(Orașul de sus)較為富裕,以大廣場(Piața Mare)為中心,亦遊客聚集處。大廣場上有一騙子橋,據說如果不誠實的人走上橋,橋便會倒塌,而橋安然無恙,證明斯摽的遊客皆忠信誠實之人(誤)。假若騙子橋不足警戒世人要誠實,斯摽的民居屋頂窗口看似眼睛,正在監視眾人呢。

斯摽九成二人信奉東正教,其東正教聖三一大教堂(Catedrala Sfânta Treime din Sibiu)是座宏偉華麗的拜占庭建築,風格受土耳其伊斯坦堡蘇菲婭大教堂及外兆凡尼亞其他教堂影響。再隨便走走,已而入夜,愈夜而愈精彩,斯摽大廣場上舉行大型音樂會,西方遊客摩肩接踵,舞手蹈足。

六月十四日(日)斯摽-錫吉

斯摽是外兆凡尼亞地區日耳曼人所建最重要城鎮,受鄰國匈牙利影響亦深。如今大部分日耳曼人已遷回德國奧地利,本地人絕大多數是羅馬尼亞東正教徒。雖然,日耳曼人的政治勢力依然存在,當地議會最大黨具日耳曼背景。

寶艮壽國家博物館(Muzeul Naţional Brukenthal),在寶艮壽宮,是羅馬尼亞重要巴洛克式建築,前身是外兆凡尼亞總督Samuel von Brukenthal官邸,一七八七年建成,一八一七年改建成博物館。館內精品展展出十九件俄國掠去及後歸還的畫,畫作本身不算特別,但其反映的歷史倒不平凡。第二次世界大戰,羅馬尼亞為奪回蘇俄佔領的摩爾多維亞地區,夥同納粹德國入侵蘇聯,企錯邊的結果就是被紅軍反攻,羅馬尼亞變成共產國家,紅軍順道掠去部分羅國藝術收藏。俄國掠去的東西很少有歸還的,這十九幅畫衣錦還鄉,分享兩間大展廳,庶幾無憾?

中午乘火車往錫吉鎮(Sighișoara、德Schäßburg)。該鎮由來與巴素和斯摽類似,都是源於十二世紀匈牙利國王招攬日耳曼工匠商人來外兆凡尼亞開發實邊。由於中古建築保存完好,譽為歐洲最美麗而現在有人居住的堡壘(Cetate),列聯合國世界遺產。錫吉鎮最著的地標必係其大鐘樓,鐘樓內有一歷史博物館,館藏乏善可陳,但是頂樓大鐘機械裝置及周邊景色卻值回票價。順帶一提,羅馬尼亞的景點非常優待學生,鐘樓博物館票價正價羅幣十三元,學生價三元半(即港幣七元)。入夜下起大雨,在餐廳吃了幾小時晚飯,待通宵巴士往首都布加勒斯特。


[1] 羅幣單位為「lei」,羅語解獅子,當時羅幣一元約等於港幣兩元

順祝雞年大吉、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