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歐不如遊歐(二)前菜

四月三日(三)香港-芬京-柏林

天未破曉,朝五時半許,便乘龍運巴士A31線往機場。以前這條巴士線要到青衣南載客,在青衣島上折騰多時,學生時代的我還寧願坐地鐵到東涌轉九巴S1線,現在A31線由荃灣出發,在青衣只停長安總站,便直奔青嶼幹線,到機場只須四十五分鐘,走線合理得多,清晨時份,巴士幾近滿座,不知同車的人是去機場和港珠澳大橋工作,抑或都是要搭早機。

香港-港人指定動作,登機前影登機牌

說來今次是白田筆談第五次踏足歐陸,倒也搭過幾間航空公司的機。第一次歐遊是大學三年級暑假,當時因種種原因未有如很多同學般申請於四年級作交流生,可又心癢癢想踏出亞洲,便與幾位中學同學同遊英法德意等西歐國家,不知那來的豪氣,竟攜上七千八百元港幣到港島東的蘇格蘭皇家銀行櫃枱交錢,訂購阿聯酋航空(Emirates)飛機往返巴黎,乘搭之後,真覺一分錢一分貨,服務與舒適都屬上乘。第二次是大學四年級暑假,與好友飛莫斯科踏上西伯利亞鐵路之旅,由於鐵路一路向東,經蒙古支線、集二線、京包線、京廣線、九廣鐵路便可返回香港,所以訂的是單程機票,卻不是乘搭俄航(Aeroflot),而是另一間「因管理不善而」於二O一五年結業的全祿航空(Transaero)。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ransaero

第三次是大學五年級末學期遊學丹京,乘俄航經莫斯科往返哥本哈根。第四次是去年的「東歐失業旅行」,乘漢莎航空(Lufthansa)經法蘭克福飛匈京布達佩斯,以及卡塔爾航空(Qatar Airways),往後以系列形式詳談。

芬京-轉機前往柏林

正如總編輯序所言,今次歐遊有點事出突然,主因是筆談專業事務部同事受公營機構委派,前往德國柏林調研,起初在行政手續上有點周折,直至三月中才確定成行。公營機構有其規章,採購機票須經同事貨比三家辦理,最初以為是要比較三間航空公司的航班,原來是自行選訂心儀航班,由同事向三間旅行社報價代購而已。Skyscanner網站顯示,芬蘭航空(Finn Air)航班航程最短,價錢也相宜,近年芬航頗銳意經營歐亞航線,因利乘便,試試它的斤兩。

柏林-Tegel機場還在用啟德機場時代的顯示牌

登機閘前遇上同行的公營機構同事,打聲招呼,可是大家初識,在機上也沒特別交談。飛機入座率恐不足三分之一,每個乘客都可橫躺,而向來疲於奔命的空姐也有餘暇與一二西方遊客閒談香港的點心和昂坪360。早上九時許離地,下午五時許抵柏林,全程都是大白天,很難睡着,於是看了兩部名氣頗盛的電影-《反轉腦朋友》(Inside Out)和《摘金奇緣/有錢到癲的亞洲佬》(Crazy Rich Asians),以及很多回合數獨(Sudoku)。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ransaero

數獨這個遊戲初級免問,中級太易,高級太難,聚精會神盯着座位熒幕,屢敗屢戰,用了足足兩小時才贏到一局高級,如是者食個便餐,打個瞌睡,十小時航程竟不太難過,可知白田筆談員工乘長途飛機已是訓練有素。轉機時間不足一小時,卻要在芬京機場排隊檢查行李和過關(進入神根區),幸好匆匆趕及,對商務客完美不過,對遊客則有點苛刻了。芬京至德京航班滿座,可是抵埗後行李運送極速,才剛剛站到行李輸送帶前裝好電話卡,行李便出來了。

柏林-宜必思酒店

機票是由公營機構全資代訂的,住宿則說包也可,說不包也可-公營機構會按公務日數付給津貼,公幹同事自行安排住宿,換言之,若寄居親友處,津貼可袋袋平安矣。可惜本筆談國際網絡薄弱,在柏林並無摯交,而且主辦方事前向筆談查詢住宿處,為了筆談和公營機構的顏面,總不能告訴他住在青年旅館宿舍床位吧?於是入住距公事會場和亞歷山大廣場(Alexanderplatz)不遠的柏林中區宜必思酒店(Ibis Berlin Mitte),兩晚房價約一百六十歐元。同行公營機構同事下榻亞歷山大廣場花園酒店(Park Inn by Radisson Berlin Alexanderplatz Hotel),設施齊全,裝潢富麗,房價也貴一些。

柏林-宜必思酒店附近一間酒店,前身是希特拉少年軍(Hitler Youth)總部,屬柏林碩果僅存的納粹建築。

各自安頓之後,我們約在花園酒店大堂,到附近覓食。舊地重遊,亞歷山大廣場與四年前沒有兩樣,車站一帶的食肆都是方便乘客買上火車食的快餐店和麵包舖,對於抱着一點遊客心態的我們毫不叫座。走着走着,餓鼓頻敲,正擬隨便找間速食店解決時,遇到一間「柏林薯仔屋」( Berliner Kartoffelhaus)[1],見其裝修和餐牌頗有傳統特色,價錢亦還可,便膽粗粗進去試試。職員英文流利,遞上英語餐牌,我們點了一客咖喱腸(Currywurst)配焗薯、鹹豬手配薯菜和兩杯白啤酒,份量極大,雖然風味特佳,終也吃不完,事後始知薯仔屋頗有名氣,在TripAdvisor上評分也不俗。那位同事較我資深,我便就翌日公務和平時工作向他請教一番,與到埗的第一餐一樣,都是今趟歐遊十分有益的前菜。

柏林-薯仔屋晚餐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ransaero


[1] 薯仔在德語和俄語都是Kartoffel。

南亞佛國系列(七)帕安、大金寺

南亞佛國系列(七)
帕安、大金寺

十一月六日(日)帕安

一般遊客到緬甸多集中於四大景點(仰光、瓦城、蒲甘、茵萊湖),我希望去多一道。西部的妙烏古城和北部的英式庭園小鎮彬烏倫也是大路選擇,惜交通較費時來不及去,仰光以南的勃固大金石也十分有名,可是連日來已經看過很多佛教和金色的景點,不差多一個。偶爾看到勃固以南有一小鎮帕安(Hpa An)[1] ,風光明媚,當地背包客聖地Soe Brothers Guesthouse可安排拼車一日遊,每人只須五千緬幣,就決定去了。

清晨六點,巴士抵達帕安,可謂剛剛好。東南亞英式殖民地小鎮常常有一座鐘樓作為中心,《南亞佛國系列》將來會提到的錫蘭達布拉(Dambulla)亦有類此格局。Soe Brothers Guesthouse就在市中心鐘樓不遠處,清晨已有不少遊客圍在櫃檯前查詢當地旅行團。訂好一日遊,還有時間食個印度式早餐和行早市。

一日遊的行程與浪遊記[2]所言相仿,不同的是該文中的禿禿車剛好載了六人,而我乘的禿禿車則物盡其用,坐了八人,大家要緊挨着。路上的稻田風光是很不錯,可是坐近車尾的我卻聞到禿禿車噴出的陣陣死氣。

第一站雅泰邊(Yathaypyan)洞不算壯觀,但因為是首站,且位處山腰,適合登高臨遠,團友們都很雀躍。第二站可觀(Kawgoon)洞,工匠很用心在頭頂的岩壁刻上成千上萬個小佛像,可是岩壁本身呈肉色,黃色小佛像後髹上紅色,令我發生噁心的聯想,於是便不覺得美。第三站巧家立(Kyauk Ka Lap,網上似無漢譯,自創)寺,基本布局是湖中突出一座形似雞肶的小石山,頂上復凸出一座雞骨似的金色小佛塔,不少善信前來求姻緣,登臨寺上,四周地形好像中國西南的喀斯特,亦像此系列將來會談到的寮國萬榮(Van Vieng),山水佳美。

午後到訪的沙丹洞(Saddan Cave)是全日的重點。遊客要赤足走過濕滑而崎嶇的山洞,洞口有陽光如佛光照入,映照在(又一座)金色小佛塔上,亦是《孤獨星球》緬甸冊的經典取景。深入洞穴,一片漆黑,遊人謹慎地一手提着電筒,一手牽着游繩,步步為營前行。約二十分鐘後,洞口豁然開朗,蔚藍的天、碧綠的湖映入眼簾,油然有心曠神怡之感。艇伕載着遊客划過神秘湖,低身穿過仿如時光隧道的岩罅,停在一片水稻田之中。短短二十分鐘船程,風光如畫,相機按個不停。下船後要行一段小路回到沙丹洞入口,同行德國遊客很好心遞上消毒紙巾,給我擦拭幾日前蒲甘留下的損傷。

傍晚返回鎮上,覺帕安一日遊物超所值,比起瓦城「三都之旅」更令人留戀。由於當晚便要乘車返回仰光準備離開緬甸,帕安的這一日好像為整趟不太舒暢,卻十分順利(以計劃完成程度論)的緬甸之旅劃上心理上的句號。

仰光大金寺

十一月七日(一)大金寺-回港

再前述落後國家的長途巴士站總是設在遠離市區,而夜班巴士總是在最不適當的時份到埗,前一晚七點在帕安上車,凌晨兩點抵達仰光Aung Mingalar長途巴士站。這座巴士站頗近機場,距市區則有一小時多車程,因為幾日前是坐火車離開仰光,所以不用來同一座車站兩次。下車的當地乘客大多已經聯絡親友接應,而我亦不願被的士司機再痛宰一筆,反正凌晨三點多到達仰光市中心也是無事可為的,便在巴士站一間茶室叫杯奶茶坐下休息待天明。其實也不必待到天明,凌晨五點四十五分,首班往市區巴士便開出,可惜路線偏離大金寺,下車後要行一大段路,行到大金寺時天已曚亮,拍不到金塔夜燈輝煌的樣子。

在心理上,昨日帕安一日遊已為緬甸之旅圓滿收尾,到訪大金寺只是幾日前仰光之旅的延續,卻是不可或缺的補遺。大金寺以其佛教遺物收藏,號稱緬甸第一聖地,根據當地法律,仰光所有建築不得高過大金寺塔頂。大金寺除了中央寶塔,還是由大大小小六十幾座佛塔構成,每座塔都供奉不同的佛。外國遊客對大佛小佛所知無幾,但都頗願意入鄉隨俗,按自己出生日期,在對應的聖獸前祝禱,八頭聖獸代表緬甸傳統的八個星座,每個星座代表一個星期中的一日,其中星期三上下午各佔一星座。總而言之,大金塔建築浮華俗麗,氣氛則不失神聖莊嚴,是最能代表緬甸的佛教場所。

返到仰光市中心,幾日前心裏的興奮和焦慮盡作回憶,本來打算好好逛一下幾條舊街,卻逢驟雨,加上身體勞損,在郵電總局寄妥明信片後,提早乘的士出機場去,剛剛花完手上緬幣。除機票保險等預付費用外,在緬甸花了三百二十美元。在機場稍稍整理相片,怎料《南亞佛國系列》第一章至二O一九年的今日才完成! 《南亞佛國系列》下一章-錫蘭。


[1]浪遊記,漫遊緬甸二十六天:郊外一日游,發掘帕安的自然風光和佛教遺跡(十),2015年5月1日,http://vagabond-travel.blogspot.com/2015/05/Myanmar-Day10-Day-Tour-Around-HpaAn.html 

[2]同上。

《脫歐不如遊歐》系列(一)序

柏林-調研活動場地

2019《脫歐不如遊歐》系列總編輯序

白田筆談(測試版)於三月初創設,貼文都是從白田筆談Wordpress版移植過來的,經幾星期實驗,頗覺界面清新,功能便利,尤其一二好友不吝賜「clap」,以文會友,其樂無窮,為示謝忱,誠宜張貼新作。

芬京-公營機構贊助芬蘭航空機票往返柏林

白田筆談作為非牟利華文創作媒體,經費有限,董事局訂定預算,資助旗下作者每年前往距香港飛機航程四小時以內的地方一次,每五年前往歐洲一次,然而一眾作者受筆談宗旨「舟搖搖以輕颺,風飄飄而吹之」感召,忘身於外,不懈於內,幾年以來竟然踏足歐陸三數次,寫成遊記凡數十萬字,尤以在Wordpress版經已全文發表的《丹京遊學記》《東歐畢業旅行》系列為佼佼者,再者舊年「東歐失業旅行」系列使費甚鉅,編輯工作浩繁,董事局原想短期內難再派員赴歐。不意本月初白田筆談專業事務部同事所事公營機構銳意發展科技,博採周諮,知德國柏林科技發達,竟委派我同仁赴當地調研。董事局認為機會難逢,遂遣一名旅遊科同事隨團出訪,財務部迅速權商融資,除卻筆談日常營運所需,額外經費足以支持旅遊科同事約一星期的開銷。

柏林-納粹空軍部(今聯邦財政部)(左)、柏林圍牆、 納粹蓋世太保總部(今Topographie des Terrors)(右)

德京柏林幾度榮衰,景物足觀者多不勝數,然而白田筆談四年前曾經造訪當地(見《丹京遊學記》第十三至十七篇),為採尋新鮮題材,似不宜侷限於舊地重遊。旅遊科鐵路興趣小組同事素知德國鐵路發達,建議乘搭德國國鐵DB周遊。可是財務部同事發現,DB售賣個人及團體票,票價往往因出行人數而異,獨行最貴,五人行最惠,而筆談今次只派一人出行,深為DB票價規則所欺,於是搜索Skyscanner網站,發現德京飛英國各地機票甚廉,基本票價有低至二十歐元者。原來英國本訂於今年三月廿九日退出歐盟,後延至四月十二日,旅客或擔心「無協議脫歐」(硬脫歐)將導致交通和邊防大亂,不敢購買往返英歐的機票,各大廉價航空割價促銷,遂致此等機票直至出發日期前一二星期仍然賤價而沽,於是旅遊科同事決定前往聯合王國。聯合王國本部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構成,筆談已經造訪前二者(見《丹京遊學記》第卅三、卅四篇),遂擬遊後二者。又,「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未必適用於西歐苦寒之地,查天氣預報,英國各地氣溫可低至攝氏三四度,保暖衣物不可不備,加上調研活動須穿正裝,行李不會怎麼輕便,乘坐廉航必須補行李費。反覆計較推求,終決定自德京柏林先飛北愛爾蘭首府貝爾法斯特(Belfast),遊覽北愛後南下愛爾蘭都柏林(Dublin),乘船夜渡愛爾蘭海往遊威爾斯,最後從威爾斯首府卡地夫(Cardiff)取道英京倫敦返回柏林,克期一周完成。

卡地夫-威爾斯免費報紙:脫歐與黑洞

雖然《南亞佛國系列》仍未完成發布,去歲的「東歐失業旅行」系列尚未開展,近半百日旅程的資料「仍然沉重待我整理」,寫作任務積壓如山,但是編輯部同事認為這些題目畢竟拖了一年半載,稍後發表也無大礙,倒不如先為月初行程下筆,帶來一點新鮮感。白田筆談一向重視員工意見,敝人亦意可取,乃決定開展《脫歐不如遊歐》系列,並先於Medium平台發布,後複貼往Wordpress版。本系列起題純屬戲謔,蓋英國公民自二O一六年投票決定退出歐盟,首相文翠珊於二O一七年三月廿九日去信歐盟啟動退出程序,兩年來折衝所得的協議,竟遭國會三度否決,黨派各自盤算,脫歐無了期延後,伊于胡底,倒令今次遊歐通行無礙,因以為題。

二O一九年四月二十日雨橫風狂後

南亞佛國系列(六)瓦城下

南亞佛國系列(六)
瓦城下

十一月五日(六)敏貢、瓦城內

瓦城的周邊還有一處著名景點-實皆省敏貢鎮(Mingun),從瓦城乘船上溯伊洛瓦底江,約一小時便可到達。輪船每朝九點出發,午一點回航,出船數量視乎遊客多少,無客滿之虞,而且敏貢本身是個小鎮,適合半日遊,故大部份遊客都不會過夜,會在這個特定時段到訪。在瓦城碼頭有個摩的司機上前搭訕,問我要不要僱他的車遊覽瓦城,雖然他的開價有點貴,但因為當晚我便要離開瓦城,為把握時間便約定他在碼頭接應。其實那裏也算不上碼頭,遊人上落船要走獨木橋,須份外小心。

小輪開往敏貢

敏貢的三大景點是敏貢大佛塔、大鐘和大白象佛塔(Hsinbyume Paya)。敏貢大佛塔是世上最大的磚造佛塔遺跡,亦是緬甸最大的爛尾工程。一七九O年,貢榜王朝太祖雍笈牙之子、太宗孟雲在位時緬甸國力強盛,他矢志要建造世上最宏偉的佛塔,可是工程如此浩大,至孟雲死時才完成了三分之一,及後經歷多次地震,工程無疾而終,至今塔身上仍可見幾條清晰裂痕。雖然,佛塔塔基拔地而起,由不知多少塊磚頭砌成,遠遠從河上已能看見,彷如一座巨型燈塔,近睇則覺其似一座磚頭山,蔚為奇觀。

離大佛塔不遠的大鐘原本就是打算放在大佛塔裏,現在仍保存完好,一些遊客會貪玩走至大鐘底下,我卻恐怕萬一這口重逾九十公噸的大鐘跌落,困在裏面可真是不妙。

大白象佛塔,又以其建築形態獲稱為「波浪佛塔」和「生日蛋糕佛塔」,在佛教徒心中應該不算「大白象工程」。佛塔是由貢榜王朝實皆王巴基道在一八一六年建造以紀念其難產而死的元配欣畢梅(Hsinbyume)公主,並由國王敏東修復。佛塔的造形是按照佛教的宇宙中心須彌山,頂部佛塔象徵須彌山峰,環形七層白色底座象徵七重山和七重海,以上資料皆取自維基百科,我也不明所以。

回到瓦城靠岸,摩的司機一眼就認出財主我,開始瓦城摩的半日遊。緬甸貢榜王朝最後第二位國王敏東建造的瓦城舊王宮本來包括瑞蘭多(Shwenandaw)佛寺,以精雕木工見著,其子末代國王錫袍將之遷至現址,卻令佛寺避過戰火,成為瓦城舊王宮的唯一遺存,與之類似的有一喜迎賓柚木寺(Shwe In Bin Kyaung),同樣精雕細琢。

固都陶(Kuthodaw)佛塔號稱世上最大的書,七百多座白色佛塔刻上整部大藏經,萬里無雲時可以拍到藍天白塔美景。

獨特僧院(Mahā Atulaveyan Kyaungdawgyi )與固都陶相鄰且同期建造,但原有建築已毀於祝融,現在所見是由緬甸考古部門聯同囚犯重建的,與原有建築相去甚遠,無甚可觀。

大理石(Kyauk Taw Gyi)寺以一尊白色雲石大佛聞名,始建於一八五三年,因善信眾多,陸續擴建澳門式五光十色迴廊,深體「人靠衣裝,佛靠金裝」之至理。

前述落後國家的長途巴士站總是設在遠離市區。瓦城的長途巴士站位於市南,車程大半小時,旅館代為安排私家車前往,不料司機又是前日「三都之旅」的「Are you OK?」司機,可知此司機與旅館有固定合作關係。長途巴士站其實就是被攤檔四面圍合的大空地,幾十條路線的巴士在周旋和上落客,上千個乘客各懷不同目的和目的地去找對的車,比市中心更加熱鬧。私家車司機將我放在正確站頭,車站員工為我兌換車票,一切亂中有序,莫論舒適,以緬甸有限的財力而言,這樣的運輸系統其實很有效率。瓦城-內比都-仰光的南北公路鋪得很平滑,車內冷氣十足,即使沒有臥鋪亦不難睡著,比起幾日前仰光-茵萊湖火車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