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歐不如遊歐(三)豐儉

這間旅館應該是第三隻小豬的作品,是座堅實紅磚高樓,煙囱換了升降機,無豺狼之患。

前往 Medium.com 檢視

柏林電視塔-初春令月

四月四日(四)公幹

德國人重守時。朝九點,我準時到達公務會場,場上文具飲料佈置已妥,惟空無一人,翻查節目日程,始知附件更新了,活動順延一小時舉行⋯⋯不要緊吧,還好是延後不是提早了,好生在會場整頓一下,看看窗外柏林美景。

柏林-公事調研會場在亞歷山大廣場(Alexanderplatz)附近

近十點,同行同事與柏林主辦方代表陸續到達,開始上半部講座,由德方介紹其科技項目及政策考慮。主辦方的準備很充足,我方預備的問題也問不完。午餐就在會場食,是些輕盈而飽肚的西點。我們少不了談到雙方各自的「土地問題」,很多柏林上班族都住在市郊,每天通勤時間可近三小時,至於香港通勤時間或短一些,卻反映香港邊界不能拓展的困境;談到語言,我們嘗試分辨廣東話和普通話,他們則說德文也有高地、低地、瑞士方言之分。下午的講座主要是技術示範,很快便過去了。

柏林-Zollpackhof餐館

調研活動翌日適逢國際法律論壇,當晚德國主人家舉辦歡迎晚宴,也邀請了我們一行人。歡迎晚宴在柏林總理府外的Zollpackhof餐館舉行,斯普里河(Spree)畔的露天座坐滿享受春晚冰凍啤酒的本地人。根據主人家介紹,餐館已有三百年歷史,前身是河運稅關,由於靠近聯邦總理府,餐館牆上掛着歷任西德總理的肖像。主人家亦打趣說柏林人將總理府外型比喻為洗衣機,倒有幾分相似,又說世上只有美國和以色列兩國領袖可以利用直升機進出總理府,連德國總理也只能步行或乘車出入。他還說了很多歷史,只是隨後的自助餐菜餚太美味,我顧着食已忘乎所以。

調研活動翌日適逢國際法律論壇,當晚德國主人家舉辦歡迎晚宴,也邀請了我們一行人。歡迎晚宴在柏林總理府外的Zollpackhof餐館舉行,斯普里河(Spree)畔的露天座坐滿享受春晚冰凍啤酒的本地人。根據主人家介紹,餐館已有三百年歷史,前身是河運稅關,由於靠近聯邦總理府,餐館牆上掛着歷任西德總理的肖像。主人家亦打趣說柏林人將總理府外型比喻為洗衣機,倒有幾分相似,又說世上只有美國和以色列兩國領袖可以利用直升機進出總理府,連德國總理也只能步行或乘車出入。他還說了很多歷史,只是隨後的自助餐菜餚太美味,我顧着食已忘乎所以。

柏林總理府同桌除了香港代表,還有臺灣代表和一位年輕德國女律師,我們時以英文,時以中文交談。女律師別名Lana,曾在北京學習中文一年,又在上海等地工作過,普通話流利,她說覺得一些中文字詞很有趣,尤愛「貓頭鷹」和「長頸鹿」。據知今年十一月,她或會來香港參加國際法律論壇,我們都希望到時能聚一聚。飯後大家都提着煙或酒到戶外閒聊,主人家說我們很幸運,當日天氣有點反常,南德大雪紛飛,柏林竟然風和日麗,各國賓客無不盡興而歸。

柏林大教堂(Berliner Dom)

同行同事J忽發奇想,提議既然飲飽食醉,不如徐徐步回酒店,我率先響應。J喜歡步行,也愛現代建築,對柏林讚嘆不已。因為我們都來過柏林,不用看地圖都懂得走,反正總理府(Reichstag)旁就是勃蘭登堡門(Brandenburger Tor),接着沿菩提樹下大街(Unter den Linden)一路向東,走到最尾就是亞歷山大廣場了。我們都覺得這次公幹好像從天而降的獎賞,返港後要如何匯報調研成果則之後再想啦!我們走到亞歷山大廣場便分別,要回港才再見。雖然公務只一天就結束,有點轉瞬即逝、不太真實的感覺,但是之後幾日能再次自由遊歐,難免雀躍。

柏林-公務結束,開銷歸己,窮人恩物,Netto超市特價品是也。

四月五日(五)中區

由於公務經已結束,接着就是自己的年假,食住交通,與東家無尤啦。為節省旅費,之後幾晚都會住在青年旅館宿舍床位,要闊別宜必思酒店的大床了。酒店可遲至中午退房,我便睡多一會,順道列印兩日後的壞人航空(Ryanair)機票,免得壞人航空藉故要錢。在麥當勞食過簡單午餐,為四年前的柏林之旅「補漏拾遺」,參觀柏林紅色市政廳(Rotes Rathaus),這座建築是模擬城市4(Simcity 4)的其中一座預設地標,看着格外親切。市政廳入口擺放市長尊容明信片,免費索取(自不然啦⋯⋯),我也拿了一張寄給自己。

紅色市政廳(Rotes Rathaus)

「補漏拾遺」的另一重點是柏林大教堂(Berliner Dom),四年前全日用了在博物館島(Museuminsel)無暇參觀,孰知參觀大教堂索價七歐元!我一向認為教堂建築需要經費維護,寶物庫和塔樓憑票參觀無可厚非,但是教堂本身就不應該收入場費,這樣難道不是要將窮人拒諸門外嗎?我記得歐洲很多著名教堂,如剛遭祝融的巴黎聖母院,以至梵帝岡聖伯多祿座堂、德國古龍大教堂、意國米蘭大教堂等等,參觀教堂正殿都是免費的。再者現存柏林大教堂遲於一九O五年落成,與前述名滿天下的教堂不能同日而語,便過門不入了。

德國歷史博物館(Deutsches Historisches Museum)- 中庭

柏林大教堂、博物館島、東德博物館等珠玉在側,菩提樹下大街的德國歷史博物館(Deutsches Historisches Museum)相對來說就不是熱門景點,況且這座前身是兵器庫的粉紅色新古典主義建築正在修繕,外牆搭滿棚架,即使從旁經過而不察覺,也是毫不出奇的。只是此行之前讀過前大英博物館館長Neil MacGregor博士所著《德國:一個國族的記憶》(Germany: Memories of a Nation),書中多次以德國歷史博物館的展品作為引子介紹日耳曼歷史的方方面面,便令我下定決心來參觀。順帶一提,這位博士寫的另外兩本書-《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0 Objects》和《Shakespeare’s Restless World: An Unexpected History in Twenty Objects》-都是用類似筆法介紹大英博物館藏品和其包含的世界歷史,我就是讀過前者才知道Rosetta Stone為何是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博物館門票原價八歐元,我用了一張在花園酒店取的景點優惠劵,省了兩歐元。博物館常設展覽以時序鋪開,自中世紀查理曼大帝後的東法蘭克王國開始,依次介紹神聖羅馬帝國(第一帝國)、宗教改革與三十年戰爭、普魯士興起、拿破崙入侵與北德意志邦聯、鐵血宰相與德意志帝國(第二帝國)、威瑪共和國、希特拉與第三帝國、冷戰與柏林圍牆,至兩德統一的重大歷史事件,時間跨度極大,最好「打定底」才來-不但是知識上要讀一點歷史書,而且生理上要填飽肚子,因為麥當勞的垃圾食物實在無法支撐密集腦部功能。

德國歷史博物館-普法戰爭:象徵阿爾薩斯和洛林兩省的少女依依不捨地抱住法蘭西女神,她被普魯士鐵鏈鎖去了。

德國歷史博物館-普法戰爭/「最後一課」:法國老師教導學生毋忘故土

我最感興趣的部分是近代文藝如何被動員成為政戰工具。例如,法德兩國分別創作法蘭西女神(Marianne)和日耳曼女神(Germania),在己方戰敗時會顯出哭泣和被枷鎖的形象,彷彿己方就是代表正義。將文藝煽動性發揮到極致的當然是納粹黨,希特拉這個失意畫家腦中充滿瘋狂浪漫思想,他曾經打算將柏林重新「打造」成世界之都日耳曼尼亞(Welthauptstadt Germania), 以人民大會堂(Volkshalle)的巨型穹頂為中心,建造各式體型龐大的紀念物和通衢大道。這個建築上的宏願隨納粹節節敗退而粉碎,但是並非消失無蹤-納粹將普魯士勝利柱(Siegessaule)從國會大廈前搬至勃蘭登堡門外的六月十七日大街,並將大街拓寬成今狀,其實就是日耳曼尼亞的發軔。

德國歷史博物館-希特拉認為柏林只能比擬不朽的巴比倫、羅馬,當代的倫敦、巴黎簡直不入流。

相比起納粹,共產政權在柏林的建築遺跡就更明顯了,可是德國人未必喜歡,所以其中兩項已經完全或大致消失-柏林大教堂旁的城市宮(Berliner Schloss)曾經是德意志皇帝皇宮,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受重創,戰後東德政府索性夷平遺跡興建人民議會大樓-共和宮(Palast der Republik),二OO三年聯邦議會決定拆毀東德共和宮重建城市宮,城市宮料於今年九月落成,將成為博物館和會議場地。當日所見,城市宮主體建築包括圓頂均已起好,其最終落成令人拭目以待;柏林圍牆與其說是列根總統或戈巴卓夫總書記扳倒,不如說是成千上萬柏林人逐塊拆下,市中心段幾乎拆清圍牆以利都市融合,徒留東牆畫廊(East Side Gallery)作憑弔,且留翌日造訪。

柏林城市宮(Berliner Schloss)重建大致完成

參觀完德國歷史博物館,這日就算功德圓滿了。傍晚從亞歷山大廣場附近的宜必思酒店搬到波茨坦廣場附近的「三隻小豬旅館」。這間旅館應該是第三隻小豬的作品,是座堅實紅磚高樓,煙囱換了升降機,無豺狼之患,可以安枕無憂。當然啦,由奢入儉難,從單人套房搬到共用衛浴的六人宿舍間,還是早點睡吧。

發表留言